Back to All Events

|講座| 幾頁拉美 出版作為藝術 / 政治實踐初探

幾頁拉美
出版作為藝術 / 政治實踐初探

BANNER-01-01---800.jpg



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
時間|2018/08/19(日) 15:00-17:00 (14:45入場)
地點|朋 丁 pon ding
主題|幾頁拉美:出版作為藝術 / 政治實踐初探
講者|張紋瑄
入場|NTD150(可折抵現場飲料、出版品) 
請email至hello@pon-ding.com標題註明「幾頁拉美講座報名」,並提供姓名、人數,講座當天現場一樓櫃檯付費即可,若無事先報名,當天視情況開放座位付費入場
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




我們對拉美的印象大概就跟非亞洲人對亞洲的印象一樣:明知道這一大片的洲是由不同區塊組裝起來、且各地的生成背景不同,但還是會將它視為一個整體來看待——老實說要不是這趟旅程,我還是搞不清楚阿根廷與秘魯、巴西與古巴、烏拉圭與巴拉圭的確切位置。因為得到藝遊計畫的補助,有機會去巴西、秘魯及墨西哥參訪,總共在這三個國家中的城市們訪談了20位獨立出版者、機構負責人、書店、私人圖書館、藝術家、策展人、評論人,在過程間除了訪談之外,我也帶著自己的書和他們換書:拖著二十公斤的書出門然後繼續二十公斤回來。在這過程中遇到了巴西的卡車司機佔領公路罷工、秘魯一連串女性謀殺相關的社會案件、墨西哥歷史性的總統大選,這些當下的社會情勢與過往的藝術前衛運動揉合起來,造就了這些實踐者在後數位時代繼續使用印刷、書寫的必須。

這場分享會中,我會帶著換來的書與各位分享,但要分享的並不是裝幀、並不是異文化的民情,而是同樣被殖民過往變得變態的國家以什麼方式直面這種種問題。






⊱ 關於講者

張紋瑄(1991-)生於臺灣彰化,目前創作及生活於臺北及臺中,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。擅長運用文件式的後設語言展開創作敘事的連結,尤其關切歷史的解釋方法是如何詮釋個體的向度,透過虛構的形式,探索個體故事以及歷史書寫之間的關係與能動性,2018年起開始了書寫公廠Writing FACTory的長期計劃。近年重要參展經歷包括:「穿越-正義:科技@潛殖」,台北當代藝術館;「座標之外 · 演繹動詞#3」,Vernacular Institute,墨西哥城;「失調的和諧」,關渡美術館、北京中間美術館;「健忘症與馬勒維奇的藥房」,台北市立美術館等。2018年獲國藝會海外藝遊專案,前往巴西、秘魯、墨西哥進行相關研究、參訪及發表。

個人網站 https://www.changwenhsuan.com/






⊱ 藝術家出版品介紹

《自傳大系Autobiographies 》

2016年完成了「自傳大系」系列計畫,這個計畫的基礎研究資料是謝雪紅。《自傳大系》這本書內有個敘事遊戲:有一間專出各類型自傳的出版社遭遇了一個難題,他們收到一首名為〈自傳〉的敘事長詩,作者並未署名,因為害怕輿論譴責(「你們難不成想將這本自傳的意識形態都套到所有讀者上嗎?!」),出版社負責人要求他的編輯們依性別及意識形態分組,對這首長詩用力地編輯。

https://aaa.org.hk/en/collection/search/library/the-
compendium-of-autobiographies

出版:2016
價錢:NTD 6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