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n ding logo 00.png

A collaborative platform for art, books and pop-up events.…and a coffee bar.

一個透過編輯概念、與各路人馬合作,出產各式形體與物件的計畫空間

捉迷藏 – 捕捉這城市最迷人的寶藏 – 2019 研石造物台北展

捉迷藏 – 捕捉這城市最迷人的寶藏 – 2019 研石造物台北展

捉迷藏 —— 捕捉這城市最迷人的寶藏
2019 研石造物台北展

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
時間|2019/1/18(五)– 2019/1/31(日)最後一日展到15:00
地點|朋丁 pon ding 3樓
地址|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53巷6號
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
設計師導覽、講座|2019/1/26(六) 詳情隨後公佈
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–


從日治時期開始,因為政策的推行,花蓮的社會組成就是以移民為主。先以壽豐為民辦移民村,後以吉野村為第一個官辦移民村,在這個時候,花蓮進入了現代化的進程。

「就地取材」是移民的開發特性,所以水泥、石棉、稻米、甘蔗、林業等特產都成為花蓮的特色,同時也影響了城市景觀。舉例來說,花蓮短促的溪流每年帶來大量的河砂,將其與水泥結合,便造就了「洗石子」工法使用的來由;除了重要的交通基礎建設「福住一橋」、「福住二橋」之外,也改變了當時的建築外觀。

第二次重要的轉型,是東西橫貫公路開通之後,隨著開路而來的榮民們,就要在這塊土地落地生根。負責工程的榮工處,設立了「榮民大理石工廠」,開啟了花蓮的石材加工產業。當時為了工業生產而有許多石材邊餘料,因此工廠邀請影響雕塑家楊英風老師,以邊餘料創造雕塑,打造了位於花蓮美崙的「龍鳳公園」。當時這樣的大型公共藝術的成功,也間接延續至花蓮人行道的樣貌。

工業生產是為了讓每個人都能平等地享受文明,「研石造物」作為一個開門的計畫,希望打破石材製造產業過往依賴建築市場和外銷的現況,讓品牌和設計師從材質本身的各種可能去重新進入這個石材產業,也集合眾人的智慧,為常民做設計。


❍ 參與設計師/品牌

Studio Kenyon Yeh
Rick Wu/ RisK
張翊葳/ Studio Algae
黃若潔/ Studio Algae
YEYE 葉葉
楊雅鈞/ 青築設計
蘇晉弘/ 永興家具事業
HANS CHIU/ Hans Chiu 瀚思設計工作室
鍾雅涵 Kate/ KateChungDesign
Tools to Liveby / 禮拜文房具
Studio Shikai
城兆緯/ DESIGNBURG
林馬克/ 曉創意
王 旋 / bi.du.haev coffee dripper
林靖格/ 格子設計 gridesign studio
Shiang design studio |享向設計
只是 ZISHI
Beyond Object


❍ 總策畫:研石造物 Hualien International Stone Workshop

研石造物是一個「開門」的計畫,改變石材製造產業封閉的現況,讓過往大多供應集合住宅和商辦大樓的產業能被更多人認識。從第一屆開始,研石造物每一年都有一個核心主題;2016 年是「讓石材重回一般人的生活當中」;2017年轉化為「尋找生活與美學的交會點」;2018年更進一步讓設計師們認識花蓮這座城市的歷史與現況,希望「用民藝為常民做設計」。

隨著這個計畫走到第三年,我們除了單純舉辦工作坊和成果展覽之外,我們更希望能夠在產業發展與社會的公共利益之間取得平衡。因此,2019年會進一步納入邊餘料循環利用的材料開發能量,除了天然石材的應用,讓這個計劃本身,設計與製造產業,除了美感與創意,也更永續。

年賀・賀年|台灣日本賀年設計展

年賀・賀年|台灣日本賀年設計展

|每朵花都是野生的,每株植物都是雜草|by Slow Editions

|每朵花都是野生的,每株植物都是雜草|by Slow Edition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