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n ding logo 00.png

A collaborative platform for art, books and pop-up events.…and a coffee bar.

一個透過編輯概念、與各路人馬合作,出產各式形體與物件的計畫空間

「不會輕易成為他人的形狀,也不會為誰停留。」––– 拜訪藝術家UPA工作室

「不會輕易成為他人的形狀,也不會為誰停留。」––– 拜訪藝術家UPA工作室

「不會輕易成為他人的形狀,也不會為誰停留。」––– 拜訪UPA工作室

藝術家UPA的工作室在台北市區某戲院的樓上,乘上大廈電梯,沿著狹長的走廊看過去,一扇扇公規樣式的硫化銅門門口看起來每間都一樣,然而一進到UPA的工作室,突然覺得眼睛忙碌,不曉得要先看哪裡。

upa-47.jpg


小小的空間裡,每個物件都擁有鮮明的輪廓與顏色,牆上貼著各種紙張,塗鴉和筆記,奔放或柔順,佈滿了整室,好像一瞬間打開了一座野地花園的入口,隱蔽而生機勃勃。

upa-20.jpg

這天是她即將舉行個展的前夕,地上散落著為數眾多的油畫顏料,靠牆疊放的紙箱裡,有許多即將第一次與觀眾見面的畫作。

upa-28.jpg


「我想像我是在找一種規律,」對於畫畫這件事情,她說自己時不時會有一股抵擋不了的衝動,就算說不清楚也得畫下來。早先UPA使用蠟筆、鉛筆在筆記本裡塗寫,「一開始每個禮拜想法都會改變,可能很快就會拿筆把剛完成的畫作蓋掉」,後來去畫室學畫,開始使用不同類型的顏料,也把筆記本裡的作品,挑出來轉移到畫布上。

upa-45.jpg

學生時唸的是服裝設計,但UPA很快知道自己對於對於服裝的打版和設計沒有興趣,「畢業後在相關產業工作了兩三個月,因為覺得自己被困住、沒有心思繼續,就離開了,朋友看我好像一直很窮,問我要不要去學刺青,這對當時身上沒有任何刺青的我來說,感到很好奇,於是就開始了。」

upa-22.jpg

因為這份刺青工作,在社群媒體上建立起了極高的關注和流量,也曾經數次受邀到高雄、巴黎、柏林、首爾等外地城市快閃駐店;透過「lonelyupa」這個帳號展現的她,作品豐富多彩,許多人透過刺青來擁有她的畫作,是一個時髦、渾然天成的刺青師形象。

upa-4.jpg


不被馴化的能力

不過,刺青並不是她想做的事情的全部,創作慾望引領著她持續畫圖,也帶出了一些猶疑:「我之前沒什麼自信,這裡面包含了許多的不確定,不確定自己這樣子可不可以、或是要以什麼方式繼續下去。」

upa-2.jpg

那份惴惴不安的心情,與其說是猶疑自己畫不好,倒不如說她雖有想要表達的意志,卻不曉得該如何界定體制外的自己;「直到有次跟一位藝術家鍾弦聊天,聊到outsider(體制外的人)這個概念,她說知道自己是『outsider創作者』很重要,我才確定我這樣子畫是可以的。」

upa-34.jpg



「我後來知道自己不想要太精緻的樣子,我想要保有那份野生感,」UPA說話時的語調柔軟,但想法卻相當堅定,好像一簇輕紗包著一團火焰。她說:「像這次的展覽介紹,我怎麼樣都給不出那種正式的論述,最後我從筆記本找出三段文字,它們分別代表了這次展出的三件作品。」她所追求的規律不是重複,而是把持住自己不被馴化的能力。

upa-16.jpg



upa-46.jpg

自由、精緻、沒有界線


創作對於UPA來說,幾乎就是自由的同義詞,且唯有不斷地嘗試產出,才能維持那個狀態:「我希望我可以沒有界線地去做創作。」第一次佈展的她不顯生澀,將作品上牆後,她反覆看了幾次,覺得有些拘謹,隔天便帶了幾罐噴漆來,對準牆面便開始即興噴繪;少少的幾筆倒也神奇,展場的作品一瞬間像是有了張舒服的椅子坐下,如果它們是人,幾乎都可以想像它們伸腿舒展的樣子了。

upa-53.jpg


展場中作品〈夢之沿河 Along the River in Dreams〉的安排也值得一提,UPA提到,這件作品是描繪她心中想望之地,好像眺望窗景那樣的感覺,因此特別拜託裱框店手工製作了像窗櫺一樣的木框。「畫作中的紅色點點是最後才加上去的,因為雖然我畫出來了那個地方,但我現在還到不了那裡,那些紅色點點就像是個屏障,提醒我還在這裡。」UPA在畫作前的地板灑了一把紅蘋果作為呼應,並在框外的白牆以炭筆大加揮毫,此舉彩色和黑白的落差更加凸顯了框線內外兩頭的界線與距離。

展場-8.jpg


作為為自學型的藝術家,UPA擁有敏銳的直覺,讓人忍不住好奇她對於「精緻」的定義,隨著她不斷地自我追求,難道不會更往精緻的方向前進嗎?


upa-10.jpg

「精緻有點像是工廠在運作過程中篩掉了很多比較珍貴的東西。」 UPA想了想,給出一連串的答案。她說精緻不一定是負面的意思,「但代表著對生活的態度不同,精緻的東西會有一種樣子,會變得比較像,也有可能代表物質的那一面、現下流行的東西,可以複製,或是過度的消費。」

upa-19.jpg


幾年前UPA看了《美味代價》這部描述美國食品工業的紀錄片,片中以不同大小的方框顯示了吃菜、海鮮和吃肉所造成的資源消耗差異,肉食者所產生的碳排放量無比巨大,UPA因此深受震撼,除了就此成為一位茹素者,也在這次展覽中產出了〈天堂不遠矣 Heaven is Not Far〉這件作品。

展場-13-(1).jpg


「刺青和畫畫不太一樣,我覺得人想要被接納、被了解,所以刺青的圖案必須能夠看得懂、或是獲得周邊人的認同。」找UPA刺青的人形形色色,她因此而接觸了各層面的想法,讓她更加珍惜想畫、能夠畫的能力。

upa-13.jpg

「這些畫作完成後,它們好像變成我的朋友,可以跟我對話或提醒我一些事情。」UPA站在工作室中央,她在這裡刺青、畫畫、做陶、思索藝術的能耐,她寫下:「不過是想找尋一種自由和感情上的精神,它需要漫漫長日的探索和紀錄,才會發光,我也才願停止這種渴望。」

展場-20.jpg

「因為他看你的眼神是如此炙熱,所以要停止追求。追求其實就是一顆球,圓圓的,在地上滾、在地球上轉、在手上來回拋接、在體內結合分離,不會輕易成為他人的形狀,也不會為誰停留。如果我是一顆球,我甘於為世界上最神聖的藝術品,掀開我的蓋頭,獻出我的一切,隨著橡膠一起著火,變得很輕,飄到空氣裡,因為萬千的灰塵也像球,是一股自由的風,可以一直停留,也能夠一直跟隨。如果我是一顆球,我希望我從沒擁有過眼睛。」  

_____〈球 Ball〉








|RAW DATA|Tzuhan 個展

|RAW DATA|Tzuhan 個展

|夢幻與休憩 ☽ reverie and leisure |UPA 個展

|夢幻與休憩 ☽ reverie and leisure |UPA 個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