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n ding logo 00.png

A collaborative platform for art, books and pop-up events.…and a coffee bar.

一個透過編輯概念、與各路人馬合作,出產各式形體與物件的計畫空間

|取 塵|賈勛甯

|取 塵|賈勛甯

取 塵
賈勛甯

⁣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⁣⁣⁣⁣⁣⁣
展期|2022.10.22 Sat.- 11.13 Sun.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
時間|12-7pm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
地點|朋丁 pon ding 2 樓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
地址|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53巷6號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⁣
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⁣⁣⁣⁣⁣⁣
開幕|10.22 Sat 3pm
藝術家在場
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▬⁣⁣⁣

「陶瓷能不能像彈簧一樣有彈性或是真的像布料一樣飄逸,陶瓷有『動』的狀態嗎?」

這個自我提問展開了賈勛甯的一系列測試與實驗,她探究材料、結構與物件之間的交集,透過陶瓷去展現物的張力與可能性。

「在找結構測試時,除了自然物以外,產品和物件也是很重要的參考物。好幾次試著拿了以前在河邊、路邊、公園撿的自然物參考,深深意識到我想要保留『看似有功能性的造型』來擴大『對於使用物件』的想像。」

賈勛甯從《陶的纖維式》系列作品中探究纖維讓陶瓷成型,透過編織手法的變化讓籃子產生人性。此次展出的作品則延伸到了下一階段:將纖維燒掉轉換成陶瓷的過程中,是否能誕生更多結構上的可能性。

她從化約開始,塵土是陶瓷土細小化可見的樣貌:沒有確定形狀、承載各種異變,也具備陶瓷的物理特性。

「清掃時,將塵土集中的狀態和冥想、創作時進入的專注狀態也很像,一種身體規律、意識流動的樣子。」

這次賈勛甯刻意拋掉設計思維及摸索不同的創作方式,開始練習相信直覺、交給身體去進行實驗。展名來自於 ––「塵取り」,是日文中畚箕的漢字,打掃的工具,蒐集塵土、整理想像,聽聽材料的想法而非主動的控制它,並用肉身替它執行出來。

-

賈勛甯
成長於台東,畢業於實踐大學工業設計學系,現居台北創作,捏nie工作室的主理人之一。對材料的充滿想像及好奇心,目前創作多以使用纖維讓陶瓷成型為主軸。

選擇陶瓷的原因是:相較於其他媒材,陶土在燒製過程中物理性質不可逆的轉換,讓它擁有最多種狀態及可以被製作的變化。

李漢強的「NFT」⁣ ⁣⁣

李漢強的「NFT」⁣ ⁣⁣

| Sketch Book | HOHO

| Sketch Book | HOHO